獸醫筆記

腎臟疾病可以根據發生的速度、持續的時間粗略分成慢性腎病和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短時間內出現腎損傷症狀(包括多尿、尿量很少甚至無尿、嘔吐、食慾下降等)以及確認沒有尿路阻塞、出現尿毒( 腎臟指數上升)就會定義成急性腎損傷。(詳細可參考IRIS staging

這應該是臨床獸醫掃狗勾超音波的時候最常發現的事,研究顯示大概有35%到67%的健康狗掃超音波會發現膽泥。那膽泥到底是什麼?

慢性腎病是犬貓常見的疾病之一,腎病本身及相關併發症通常需要終身的醫療控制以確保良好生活品質。在醫療控制的環節中,無可避免的就是藥物的使用。肝臟和腎臟是主要的藥物代謝器官,腎功能受損的犬貓可能需要調整藥物的使用劑量以避免藥物積累過多而導致的嚴重不良反應;然而另一方面,若劑量調降過低又無法達到療效而造成治療失敗的後果。面對這樣的難題,臨床獸醫師的困境是目前沒有針對慢性腎病犬貓物進行藥物劑量調整的通則,不過以下會闡述慢性腎病如何影響藥物代謝並列舉慢性腎病犬貓最常用的藥物類別與其劑量調整方案的基本原則,這或許可以提供我們面對腎病動物開立處方的參考。

記得好幾年前,專心動物醫院的洪醫師不知為何出現在我在的醫院的超音波室(我在高雄誒)。看洪醫師掃完超音波說「肺水腫的狀況有改善。」當時的我驚為天人,舉手發問關於肺部超音波、開啟一扇非常有用的門。年輕真好,眼睛裡都是星星。

小時候玩神奇寶貝學到屬性的重要,選對屬性真的是以下剋上、事半功倍。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對我未來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舉例來說,同樣的疾病可能有非常多種檢查可以做。然而,許多檢查的屬性都有差異。有的檢查很敏感、但特異性並不高,也就是比較不容易出現偽陰性。這種檢查常用來作為screening test,也就是排除試驗。

哦哦看到Clinician's Brief的新連載(?):要如何區分到底是癲癇發作還是心因性的昏厥。這個真的是臨床上常見的區別診斷難題,好想告訴你。門診常遇到急忙進診間說他的狗突然不知怎麼地倒下然後又慢慢醒來,趕快帶來看診,然後小狗當下看起來一臉沒事。這個時候區別症狀的原因很重要,畢竟是完全不同的治療方向。

關節軟骨細胞受損時會釋出許多促發炎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這些激素包括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神經肽(neuropeptides)、神經營養因子(neurotrophins)。這些激素除了會活化關節處的周邊神經,繼而產生傷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訊號傳遞到大腦皮質產生疼痛感,同時也會活化其他免疫細胞(例如肥大細胞、嗜中性球、巨噬細胞等)產生更多促發炎細胞激素,進一步擴大傷害性疼痛的訊號。因此減少這些促發炎激素的生成或抑制他們的功能理論上就能減少關節疾病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