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癢快上市10周年回顧

2023-04-14

自從安癢快(apoquel於2013年在美國問市以來至今已經過了10年(台灣則是於2017年開始上市),這其間有不少安癢快的相關文獻發表。日前JAVMA上刊登了一篇"Oclacitinib 10 years later: lessons learned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看標題就嗅到一絲產品推廣的味道,作者群中果不其然有碩騰的人。話雖如此,這篇文章終究是很實際地整理了過去十年間關於安癢快的實證資料(雖然很多都是碩騰的人參與的研究),特別是關於安癢快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與腫瘤相關的議題,快速幫大家整理一些重點:

  • 安癢快是一種JAK1抑製劑,可以調控瘙癢和炎症的細胞訊號因子,例如 IL-2、IL-4、IL-6、IL-13 和 IL-31。
  • 除了JAK1之外,安養快也可抑制其他可誘導細胞訊號因子的激酶,包括JAK2、JAK3及TYK2。不過安養快對JAK1的選擇性最強,是 JAK2的1.8倍,是JAK3的9.9倍。
  • 每日兩次的給藥方式可顯著改善瘙癢和皮膚炎症反應,待皮膚病情穩定後可以調整為每日一次的方式長期使用,這種方式可以降低血中藥物的濃度,減少副作用產生的機率。
  • 安癢快對免疫細胞具有選擇性免疫調節作用,可以降低Th2產生IL-31。在體外的細胞實驗中,高劑量的安癢快(10 μM)會造成免疫抑制,但正常的治療給藥並不會達到這麼高的血中濃度。
  • 對於患有過敏性皮膚炎的狗,使用安癢快或prednisolone都可迅速發揮治療效用(4小時內),兩者的效果也差不多(瘙癢和皮膚炎評分結果沒有明顯差異)。
  • 與cyclosporine相比,對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狗,安癢快更快產生止癢效果,腸胃道的不良反應也較少。
  • 安癢快的副作用有嘔吐、下痢、白血球減少(多數是嗜中性球減少)。由於有較高的肺炎及毛囊蟲症的風險,安癢快不可用於一歲以下的狗。
  • 關於每日兩次給藥的長期使用安全性,一項研究指出,73隻長期接受治療(中位治療持續時間為113天)的異位性皮膚炎患犬普遍耐受良好且有療效。膿皮病(14隻)、胃腸道症狀(9隻)和外耳炎(10隻)是報告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另外治療後的白血球計數也顯著下降,然而大多數仍在參考範圍內。
  •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與其他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藥物相比,長期使用安癢快治療的狗的惡性腫瘤發生率和死亡年齡沒有統計學差異。但我們仍應繼續採取預防措施並監控患犬是否發生腫瘤,因為每隻狗的免疫系統反應都不盡相同。有紀錄到幾隻使用安癢快治療的幼犬發展出許多快速生長的組織細胞瘤,其中一些表現出侵犯性。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由安癢快引起。
  • 與狗相比,貓對安癢快的吸收和排除速度更快,似乎有需要更多的劑量或給藥頻率,相關文獻使用的劑量從 0.25 mg/kg,PO,SID到2 mg/kg,PO,BID都有。然而藥物血漿濃度在個體間差異很大,且皮膚炎和瘙癢症的改善與血漿濃度無明顯關係。貓的不良反應包括貧血、嘔吐和 ALT、Crea、BUN 和Giardia陽性的貓出現軟便。有鑑於缺乏充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若貓對其他常規治療無效或有藥物禁忌症的情況下再考慮使用安癢快。
  • 有一些使用安癢快治療狗的其他自體免疫或免疫媒介案例報告,包括ischemic dermatopathy、autoimmune subepidermal blistering dermatosis、drug-induced-pemphigus vulgaris、ulcerative ear tip dermatosis、hyperkeratotic erythema multiforme、inherited sensory and autonomic neuropathy, heritable neuropathy、idiopathic rhinitis。總的來說,在這些病例報告中,狗每天兩次接受 0.4 至 1 mg/kg至少2週,然後持續長期每天兩次給藥或減少到每天一次給藥。目前只有一隻患有落葉型天皰瘡的貓使用安癢快獲得改善。另一個患有色素性蕁麻疹樣的肥大細胞性皮膚炎使用安癢快則是沒有看到效果。
  • 目前尚不清楚安癢快是否有的抗腫瘤的特性,但理論上細胞內JAK/STAT路徑活化與腫瘤增殖、存活、侵襲和轉移有關,因此有必要對安癢快進一步研究是否可以應用在犬貓腫瘤治療。目前僅有兩篇粗略的相關研究。有一例犬親上皮性的T細胞皮膚淋巴瘤使用安癢快治療達到部分緩解3個月,然而該案例後續雖然持續用藥但腫瘤仍惡化最終主人選擇安樂。另一個研究則是在一些腫瘤患犬合併使用安癢快及carboplatin,目的在於評估這兩種藥物合併使用的安全性,結果顯示合併使用並不會增加不良事件發生率。

參考文獻:Oclacitinib 10 years later: lessons learned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