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醫迷思?合理的獸醫看診流程

2020-11-12

其實獸醫看診有個流程:

  1. 先了解動物的年齡品種性別絕育與否。
  2. 詢問今天就診想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詢問這個問題發生的時間長短、頻率。
  3. 詢問過去是不是有其他疾病史、目前有沒有正在使用的藥物,最近有沒有去哪?做了什麼?都吃些什麼?體態是否有什麼變化?
  4. 然後詢問居住的環境、生活型態住室內還是室外,有沒有其他動物同居,是否有定期預防心絲蟲外寄生蟲
  5. 接著會做全身的理學檢查包括呼吸心跳體溫體重的測量、體態的評估,必要時血壓淋巴結觸診脫水程度等,再依據懷疑的疾病針對某個系統做更仔細的檢查。
  6. 問完檢查完之後獸醫的腦子裡就會浮出懷疑疾病的排行榜,也就是區別診斷,那為了做出區別就會有檢測的計畫,可能包括血檢、尿檢、影像學(超音波x光甚至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細胞學、組織學等等。
  7. 當檢驗做出判斷後就達成暫時診斷,然後列出治療計畫。
  8. 按照治療計畫走,然後去監控治療的成效、不斷調整。

藍圖大概是這樣啦,畢竟用客觀、合理的方法診療成功率相對也會高一些。那隨便看一張照片就直接得出診斷或是線上幾句交談就立馬決定治療?其實這樣隨便說說比做上述那個流程還容易很多、而且還給人神醫的超能力感。但這種擲骰子式的診療方式對絕大多數的動物來說應該沒有好處。

或許你說:可是上次誰誰誰就說得很準,後來做很多檢查也驗證他的話。哦你知道嗎?壞掉的時鐘,一天也會準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