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要採樣做細菌培養,該怎麼採?

2020-04-29

先前提過,抗生素的使用原則最好是採樣做細菌培養及抗生素敏感性試驗,選擇比較窄譜、針對特定的細菌用藥,才能達到療效同時避免製造出抗藥性細菌。那麼到底採樣要怎麼採呢?可以直接採分泌物嗎?還是要清乾淨之後再採?還是必須要採一整塊組織來做細菌培養? 

小時候讀教科書認為組織採樣才是細菌培養的黃金標準,但是要挖一塊組織起來採樣實在太激進、能夠實行的機會並不是太多,且真的認真研究採一塊組織敏感性的文獻很少,大多都還是用無菌棉棒採一點傷口分泌物。
好的,講到採分泌物,大多數獸醫們也是遵循人類醫學的研究執行採樣步驟:先清理傷口、弄乾淨之後,再採樣。 

認真的提姆大大 (Timothy M. Concannon)發現獸醫在這個採樣SOP的背後,雖然十分合情合理,但缺乏研究支持。因此在急診加護期刊發表一篇:前瞻性研究五十二條狗用三種採樣方式做細菌培養,到底採樣要直接採分泌物?還是清乾淨再採?還是要更激進地挖一整塊組織呢? 

結果發現,採整塊組織明顯比另外兩種方法 (乾淨採和髒髒採樣)少採到很多細菌,敏感性比較差,而清乾淨採樣和直接採分泌物並沒有顯著差異。根據採樣結果用藥基本上有83-90%的成效。

根據研究結果,我必須對那些被我罵過"噁心!"、"採皮膚菌叢好玩嗎?"冷嘲熱諷的同仁們獻上深深的抱歉,原來骯髒傷口採樣可能也是可以的。

和人類醫學研究結果有出入,真的是跌破我的眼鏡,雖然我並沒有戴眼鏡。本次的研究針對的感染傷口大多為咬傷、膿腫、創傷、及其他種類導致的病灶。或許未來可以針對同質性較高的傷口去做分析,檢驗是否能夠重複這次的結果,畢竟以一次的研究概全,很有可能在未來臉腫到我媽都不認識。總之,目前的研究顯示棉棒採樣的方法或技巧對細菌培養與抗生素敏感性試驗的結果影響是有限的。 


參考文獻: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sampling method on bacterial culture results and antimicrobial selection in 52 dogs with infected wounds,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