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筆記

門診時許多飼主聽到我要開抗生素而且要吃三個星期都聞之色變,深怕這些藥物影響貓兒狗兒的身體健康。其實從1928年蘇格蘭的Alexander Fleming爵士發現盤尼西林(penicillin, 青黴素)之後,抗生素讓許多原本可能致命的疾病變得可被控制甚至治癒,大幅降低感染的死亡率延長平均壽命。但同時細菌與其他感染源也在進化中,我們使用這些抗菌劑其實也是在篩選對藥物比較有抵抗力的病源(抵抗力差的都死光了,剩下抵抗力強的不斷複製)。如今抗藥性細菌的問題逼迫人類不斷修正用藥的觀念以及研發新藥,在獸醫領域亦然。...

無論在教科書、課程、文獻或是腫瘤科獸醫師的分享都不可避免地提到許多溝通技巧。獸醫師常想要讓飼主一口氣明白檢驗、治療、預後以及病程等大量資訊,然而在飼主沒辦法好好理解的狀態就可能出現資訊的落差,甚至影響治療。

今年一月和二月認真的美國獸醫師們接連在美國獸醫內科學院 (American College of Veterinary Internal Medicine, ACVIM)的期刊上發表關於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診斷與治療,言簡意賅實用非常。小小的整理一下,當然有興趣就直接拉到最底,附上連結請享用。

1665年Richard Lower博士執行了史上第一例同物種間的異體輸血(兩條狗),開啟輸血醫療的大門,貧血病患從此增加許多醫療的可能。(而貓咪的輸血直到1990年才開始發展)然而由古自今,輸血最嚴重的副作用都是強烈免疫反應導致的急性過敏造成溶血。 2019三月美國普渡大學的Zaremba及Brooks發表獸醫輸血醫療的文獻回顧,從微觀的抗原抗體反應、到臨床血型以及交叉比對試驗,探討狗貓的輸血原則。很難一言以蔽之,所以整理成細項如下 狗第一次輸血之後約3-7天會產生同種抗體 (alloantibody),然後會辨識出外來紅血球並誘發血球破壞,而貓本身就內建同種抗體,可能在第一次輸血的當下就誘發紅血球的破壞。...

這句話的出處是去年年底獸醫內科學期刊的一篇慢性腸道疾病的回顧論文,意思是嚴重的疾病在診斷的第一時間應該合併所有的治療,在症狀慢慢改善之後逐一減掉(文獻中慢性腸道疾病的治療包括抗生素、益生菌與免疫抑制藥物)。而一般的疾病,則應該以最單純的方式投藥,若症狀沒有緩解,則在加入其他的合併治療。

希望各位養狗的朋友們能聆聽獸醫的苦口婆心:感染心絲蟲很危險,有可能花大錢做手術治療之後仍然死亡。一次療程長達三個月,並且要限制活動至少四個月以上,且如果心臟瓣膜被心絲蟲症傷害,可能下半輩子都得吃心臟藥控制。因此: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勝於治療!